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内生安全问题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死穴”
时间:2025-11-20 04:08:17

原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内生安全问题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死穴”

  从自动驾驶到智能家居,近两年,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发展迅速,科幻电影中曾经描绘的“人机共存”时代,似乎离人类越来越近。然而,人工智能足够安全吗?4月20日,在2019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邬江兴、方滨兴和杨小牛,表达了他们对人工智能潜在风险的思考和隐忧。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话网络安全。

25年前的今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就此拉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序幕,全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迎来深刻变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仍然记得当年的场景。他说,大家感到“欢新鼓舞”,各行各业都在倡导“互联网+”。但在发展伊始,网络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了现在的很多遗留问题。

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邬江兴深以为然。但他也坦言,同步安全和发展,对于全人类而言都是挑战。如今,人工智能应用正像互联网一样进入日常生活,各行各业须及早考虑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否则就会重走当年的老路。“不管是什么问题都会有副作用,必须在发展的初期来解决。”他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小牛,也有类似担忧:“人工智能会不会又像互联网一样,刚开始不考虑它自身的安全,最后发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面临相当大的风险?”他认为,将来,如何让算法更加安全、可靠,是一个突出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提出,人工智能的内生安全问题,可能成为其“死穴”。例如,一个被贴上几张小广告的停车标志牌,人看到标志牌会觉得毫无差别,但算法识别就会出现错误。

方滨兴介绍,这样的错误,与人工智能的内生原理有关。人工智能靠大量的数据和神经网络学习,人能够看到人工智能的处理结果,但神经网络中还有很多人看不到的隐含层。因此,几个小广告,甚至是像素点的改变,都会导致人工智能处理错误。

“现在要关注网络安全的新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说,新技术带来了许多传统安全领域没有的新问题、新现象,必须予以重视。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如果黑客通过网络攻击获得了控制权,自动驾驶汽车就会变得非常危险。

采写:南都记者冯群星 蒋琳

作者:冯群星 蒋琳

友情链接:

外链:

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今天16时终止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践行雷锋精神志愿者在行动  影响显著减弱!山东解除台风黄色、海上大风橙色和内陆大风黄色预警  当“温太医”唱起国风竟如此好听!爱了爱了!丨2023山东卫视元宵晚会  大干100天!潍烟高铁施工建设提速  新建淄博站南站房启用!参照齐国宫殿建设形式展现齐风古韵  安全感爆棚!海军第42批护航编队从青岛启航赴亚丁湾  CBA联赛战火重燃,山东高速首战即迎来火爆主场  VR“飞碟”、载人自动驾驶飞行器文旅博览会上这些黑科技产品惊艳亮相  从十个维度看中国经济发展信心  

互链:

易丰搬家:如何杜绝搬家公司乱收费?一篇文章告诉你  左小青胸门大开左右逢源露胸装穿出优雅女人范  警惕“我已阅读并同意”暗藏陷  创邑愚园路商户联盟愿景共识会-”  读懂消费者方可引领潮流BOYLONDON等潮牌跨越时  祝贺《中小企业品牌营销高峰论坛暨龙行营销十周年  海信集团持续推进以旧换新共建绿色消费生态  腾讯Q1游戏总流水实现增长,为今年游戏收入恢复增长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  起点读书22周年举办515书粉节推出“龙套楼”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