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内生安全问题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死穴”
时间:2025-11-20 04:16:38

原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内生安全问题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死穴”

  从自动驾驶到智能家居,近两年,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发展迅速,科幻电影中曾经描绘的“人机共存”时代,似乎离人类越来越近。然而,人工智能足够安全吗?4月20日,在2019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邬江兴、方滨兴和杨小牛,表达了他们对人工智能潜在风险的思考和隐忧。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话网络安全。

25年前的今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就此拉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序幕,全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迎来深刻变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仍然记得当年的场景。他说,大家感到“欢新鼓舞”,各行各业都在倡导“互联网+”。但在发展伊始,网络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了现在的很多遗留问题。

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邬江兴深以为然。但他也坦言,同步安全和发展,对于全人类而言都是挑战。如今,人工智能应用正像互联网一样进入日常生活,各行各业须及早考虑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否则就会重走当年的老路。“不管是什么问题都会有副作用,必须在发展的初期来解决。”他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小牛,也有类似担忧:“人工智能会不会又像互联网一样,刚开始不考虑它自身的安全,最后发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面临相当大的风险?”他认为,将来,如何让算法更加安全、可靠,是一个突出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提出,人工智能的内生安全问题,可能成为其“死穴”。例如,一个被贴上几张小广告的停车标志牌,人看到标志牌会觉得毫无差别,但算法识别就会出现错误。

方滨兴介绍,这样的错误,与人工智能的内生原理有关。人工智能靠大量的数据和神经网络学习,人能够看到人工智能的处理结果,但神经网络中还有很多人看不到的隐含层。因此,几个小广告,甚至是像素点的改变,都会导致人工智能处理错误。

“现在要关注网络安全的新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说,新技术带来了许多传统安全领域没有的新问题、新现象,必须予以重视。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如果黑客通过网络攻击获得了控制权,自动驾驶汽车就会变得非常危险。

采写:南都记者冯群星 蒋琳

作者:冯群星 蒋琳

友情链接:

外链:

浙江两名驴友横渡溪流遇难不能以身涉险去换“诗与远方”!  习声回响丨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优势让科研赋能地方发展  拿得起放不下,短视频上瘾怎么破  文旅|文化产业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有哪些?官方这样解读  “录取通知书”这条赛道真的有天花板吗?评论区各种预测!  前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均超30%  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10倍!这个“仓”不一般  这些人群,吃水果要悠着点  畸形“饭圈文化”侵蚀体育,粉丝戾气究竟从何而来?  

互链:

伦敦大本钟将进行4年维修已敲钟报时157年  这个地方向全世界吃货发出邀请吃的还是国宝  印度士兵与大妈公路上起冲突遭其狂扇耳光  黑人使用后变白人多芬广告被指涉种族歧视  信息遭泄?新西兰数百人同时接到深夜骚扰电话  2名飞行员让10岁男童操控飞行中客机1人被捕  诺贝尔文学奖趣谈:村上春树昆德拉皆是“遗珠”  英农田首次使用全自动机械耕种或改变农业发展  扎克伯格高薪招中文保姆?华人态度谨慎:不好干  世界最高龄老人去世117岁日本人田岛锅继任